阿础的冒险之旅
第二集
目录:
- 数据类型转换
- py的注释
- 运算符的运用
一.数据类型转换:
A.隐式类型转换
- 在隐式类型转换中,Python 会自动将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数据类型;我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,较低数据类型(整数)就会转换为较高数据类型(浮点数)以避免数据丢失
1 | num_int = 223 #数据类型为:<class 'int'> |
从输出中可以看出,整型和字符串类型运算结果会报错,输出 TypeError。 Python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使用隐式转换。
但是,Python 为这些类型的情况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,称为显式转换.
B.显式类型转换
在显式类型转换中,用户将对象的数据类型转换为所需的数据类型。 我们使用 int()、float()、str() 等预定义函数来执行显式类型转换
int(),float(),str()的强制转换:
1
2
3
4
5
6
7
8
9
10y = int(4.8) # y 输出结果为 4
z = int("8") # z 输出结果为 8
x = float(1) # x 输出结果为 1.0
y = float(2.4) # y 输出结果为 2.4
z = float("9") # z 输出结果为 9.0
x = str("s1") # x 输出结果为 's1'
y = str(2) # y 输出结果为 '2'
z = str(3.0) # z 输出结果为 '3.0'整型和字符串类型进行运算时,就可以用强制类型转换来完成: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num_int = 99
num_str = "352"
print("num_int 数据类型为:",type(num_int))
print("类型转换前,num_str 数据类型为:",type(num_str))
num_str = int(num_str) # 强制转换为整型
print("类型转换后,num_str 数据类型为:",type(num_str))
num_sum = num_int + num_str
print("num_int 与 num_str 相加结果为:",num_sum)
print("sum 数据类型为:",type(num_sum)Type是一个空接口,所有类型的公共接口(父接口),,
type()
函数是Python内置的函数之一,它用于获取一个对象的数据类型
二. python注释
分为 # , ‘ ’ , “ ” ,三种。
#:单行注释
在 Python 中,多行注释是由三个单引号 ‘’’ 或三个双引号 “”” 来定义的,而且这种注释方式并不能嵌套使用。
当你开始一个多行注释块时,Python 会一直将后续的行都当作注释,直到遇到另一组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。
错误例子:
1 |
|
如果需要在注释中包含嵌套结构,推荐使用单行注释(以#开头)而不是多行注释。
单行注释可以嵌套在多行注释中,而且不会引起语法错误。
合法的例如:
1 | ''' |
三. 运算符
- python算数运算符
简单的有:+,- , * , / ,
% 取模 - 返回除法的余数,
** 幂 - 返回x的y次幂
// 取整除 - 往小的方向取整数
- python比较运算符
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变量 b 为20: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
== | 等于 - 比较对象是否相等 | (a == b) 返回 False。 |
!= | 不等于 - 比较两个对象是否不相等 | (a != b) 返回 True。 |
> | 大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y | (a > b) 返回 False。 |
< | 小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y。所有比较运算符返回1表示真,返回0表示假。这分别与特殊的变量True和False等价。注意,这些变量名的大写。 | (a < b) 返回 True。 |
>= | 大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大于等于y。 | (a >= b) 返回 False。 |
<= | 小于等于 - 返回x是否小于等于y。 | (a <= b) 返回 True。 |
3 .python赋值运算
就是个一个变量设值,进行运算。
海象运算符: 它使用 := 符号。这个运算符的主要目的是在表达式中同时进行赋值和返回赋值的值。
使用海象运算符可以在一些情况下简化代码,在需要在表达式中使用赋值结果的情况下。这对于简化循环条件或表达式中的重复计算很有用。
海象:
1 | # 传统写法 |
- if (n := 10) > 5: :这是使用海象运算符(:=)的写法。海象运算符在表达式中进行赋值操作。
(n := 10)
:将变量n
赋值为 10,同时返回这个赋值结果。> 5
:检查赋值后的n
是否大于 5。如果条件为真,则执行接下来的代码块。
print(n)
:如果条件为真,打印变量n
的值(即 10)。
- 传统写法需要单独一行来赋值
n
,然后在if
语句中进行条件检查。而使用海象运算符的写法可以在if
语句中直接进行赋值和条件检查。
- python逻辑算符
Python语言支持逻辑运算符,以下假设变量 a 为 10, b为 20:
运算符 | 逻辑表达式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---|
and | x and y | 布尔”与” - 如果 x 为 False,x and y 返回 x 的值,否则返回 y 的计算值。 | (a and b) 返回 20。 |
or | x or y | 布尔”或” - 如果 x 是 True,它返回 x 的值,否则它返回 y 的计算值。 | (a or b) 返回 10。 |
not | not x | 布尔”非” - 如果 x 为 True,返回 False 。如果 x 为 False,它返回 True。 | not(a and b) 返回 False |
- Python成员运算符
除了以上的一些运算符之外,Python还支持成员运算符,测试实例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成员,包括字符串,列表或元组。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
in |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 | x 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 |
not in |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没有找到值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 | x 不在 y 序列中 ,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。 |
成员运算符:
1 | #!/usr/bin/python3 |
- Python身份运算符
身份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对象的存储单元
运算符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
is | is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一个对象 | x is y, 类似 id(x) == id(y) , 如果引用的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 True,否则返回 False |
is not | is not 是判断两个标识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对象 | x is not y , 类似 **id(x) != id(y)**。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个对象则返回结果 True,否则返回 False。 |
例如:
1 | #!/usr/bin/python3 |
is 与 == 区别:
is 用于判断两个变量引用对象是否为同一个, == 用于判断引用变量的值是否相等